教育大数据记录了教学的过程,发现了新的知识,创造了更大的教育价值,促进和优化了教学策略和评价。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以学生为中心,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吸收水平都是不一样的,移动互联网支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突破传统不再是所有人在统一的课堂上在规定的四十五分钟内听相同的教学内容。新兴的教育技术与资源使得教育更加以学习者为中心,使教育从批量到个性的实现成为一种可能;教师的教育思维也从宏观的群体教育向微观的个体教育方式转变,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进一步使得因材施教成为一种可能。 从技术层面上说,学习者在互联网等媒体上留下的任何数据痕迹,都可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学习者相关学习特征、兴趣爱好、行为倾向,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状态信息都将一览无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就是应用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去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教育。将大数据对教育教学中海量数据的整合分析,结合态度、行为和行为背景等因素,就可以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再结合总体学生的表现和其他因素的分布就可以准确对某位学生实施正确的评价,最终使得对每个学生的教学都可以建立在对过去行为数据的分析基础上。[14]从而真正打破传统技术背景下"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的太少"那样的窘境。[15] 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对教师课堂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评价、课堂视频资源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为预测、处理教学行为、学习心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教学评价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完整的信息,克服了评估主观性强的缺憾,教学评价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归纳",更具说服力和公信力,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与科学正确,教学决策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模式重构 未来教育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变得越来越个性化,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标准化定制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学生自组织学习,在线学习使得学校教育和教师更多地转向学生个体,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培养,教师实现了从教学者到助学者角色的转变,更多地是承担学习的支持服务和协作交流。[16]个性化学习模式更多地关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育媒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个性化服务和灵活的教学范式。微课实现了知识从固化到碎片,移动互联网则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每一次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都还可以是非常高效的,因为,学习系统了解你的学习情况,知道怎么让你更高效地学习。 传统教育是大家在一个封闭的客厅里,规定每节课45分钟,而现在移动互联网可以让学生和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学习者交流,做到线下进行知识学习,线上进行知识传递,完全颠倒传统的教学结构,使强调知识传递、以教定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强调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构建了新的教学范式。 |